首页 | 机构职能 | 政策法规 | 政务公开 | 党建工作 | 基地品牌 | 渔政执法 | 渔技推广 | 渔业资源 | 政策信息 | 网上调查 | 留言咨询
分类导航
         名优品种
         病害防治
         用药指导
         健康养殖技术
 
友情链接
 
  当前位置: > 渔技推广 > 病害防治 >
养殖鲟鱼常见病害防控技术
 

     利用浅层地下水流水养殖鲟鱼在山东省规模较大,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养殖鲟鱼主要发生病毒性、细菌性、寄生虫、水霉病及由于操作、管理不当引起的病害。具体的病害种类为:病毒性出血病;细菌性败血症、肠炎、烂鳃病;车轮虫、小瓜虫等寄生虫病;水霉病、鳃霉病等真菌病;和因高温引起的出血病等。
    1 病毒性出血病
    1.1 症状
    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肠炎型症状极为相似。病鱼外观症状明显,口周围充血,肛门红肿。解剖观察,可见肠道后部接近肛门处充血发红,严重时整个肠道发红呈紫红色,肠道内部不溃烂,无黄粘液,但有血水。内脏大多数器官都有充血现象。鳃也充血或者出血,用显微镜观察,可见鳃丝有明显的出血现象,但鳃丝边缘完整,不溃烂。在养殖过程中观察,鲟鱼得病后死亡率较高,与鱼体检查结合起来,可确定为病毒性出血病。
    1.2 防治方法
    鲟鱼病毒性出血病是对鲟鱼养殖危害最大的疾病,目前无合适的治疗方法,不像草鱼出血病可以注射灭活疫苗预防。对鲟鱼出血病要以预防为主,首先要保持养殖水体清新,溶氧丰富。日常喂养过程中,投喂的饲料必须满足鲟鱼的生长需要。可经常内服三黄粉等中草药制剂预防。若发病后,可外用三氯异氰尿酸、碘制剂、二氧化氯等消毒剂,内服糖萜双抗等抗病毒的药物。由于一些抗病毒的内服药物在水产药物中并不多,现在渔业中使用的大多是从畜牧业甚至人用药品中借用,在使用此类药物时,要充分考虑药物可能对水域环境和水产品质量的影响,特别是在鲟鱼商品鱼上市前一定要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。
    2 真菌性疾病
    2.1 水霉病
    2.1.1 症状 投放鱼种,在捕捞、运输过程中鱼体受伤后,伤口处生长着白色或灰白色丝状物,即为水霉病。鱼得病后,游动迟缓,摄食减少,最后消瘦而死。
    2.1.2 防治方法 拉网、运输鱼种时要避免鱼体受伤;鱼体用3%~5%的食盐水浸洗10~15min,可预防或减少此病发生;也可用三氯异氰尿酸、碘制剂、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浸泡鱼种,能够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。鲟鱼发生水霉病后,用水杨酸、亚甲基蓝等药物浸泡治疗。
    2.2 鳃霉病
    2.2.1 症状 病鱼外观症状不明显,部分病鱼只是口周围发红、充血。仔细观察养殖池中的鲟鱼,可见病鱼在水面及池壁四周活动,鱼体颜色异常。解剖鱼体,内脏基本正常。镜检鱼鳃,在显微镜下可见鳃丝内部大量寄生树枝状的霉菌,病鱼鳃丝变为粉红色或者因失血完全变白,鳃丝边缘完整,无腐败溃烂的现象,但鳃丝末端肿胀。用显微镜观察鳃丝,若出现以上症状,可初步断定鲟鱼患有鳃霉病。
    2.2.2 防治方法 保持水质清新是防治鳃霉病的最好方法。工厂化流水养殖鲟鱼,由于是高密度和集约化生产,用水量十分巨大。为了生产的需要,大部分养殖场都用循环水养殖,在对循化养殖用水沉淀、净化不彻底的情况下,养殖水体有机物较多,极易滋生霉菌,鲟鱼用鳃呼吸时,霉菌就会附着在鳃部,发生鳃霉病。当鲟鱼发生鳃霉病时,立即把病鱼放入到清洁的池水中,并把所有的养殖水体用二氧化氯消毒处理。若用循环水养殖时减少循环水的使用量,在一段时间内用清洁地下水养殖,不再使用循环水。值得注意的是,小规格的鲟鱼种在水质较差的情况下易得鳃霉病,而鲟鱼规格较大时,得病情况较轻或者不发病。
    3 细菌性疾病
    3.1 出血病
    3.1.1 症状 与淡水鱼常见的细菌性败血症相似,病鱼身体有出血点或红斑,肛门红肿突出。严重时用手轻压腹部,常有血脓水流出。多数病鱼鳍基充血。剖开鱼体,内脏器官有出血点,肠道局部或全部充血。
    3.2 肠炎病
    3.2.1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,头部尤为显著,腹部膨大,呈现红斑,肛门红肿突出。严重时用手轻压腹部,常有血脓水流出。多数病鱼鳍基充血。剖开鱼体,可见腹腔积水,肠壁部分或全肠充血发炎,肠内无食,因肠粘膜溃烂、脱落而常含有许多黄色粘液。
    3.3 烂鳃病
    3.3.1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,行动迟缓,常离群独游。打开鳃盖,可以看到鳃丝腐烂,边缘发白,并附有污物。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。鳃组织的病变,不是发炎充血,而是病变区域的细胞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腐烂、崩溃和“侵蚀性”出血。镜检鳃丝,可见鳃丝末端溃烂,鳃丝失血明显。
    3.4 防治方法
    细菌性出血病、肠炎、烂鳃病,是鲟鱼养殖过程中经常遇见的一类细菌性疾病,这几种病通常共同发生。在治疗时一般外用消毒剂,内服抗生素。消毒剂为二氯异氰尿酸、三氯异氰尿酸、碘制剂、二氧化氯、二溴海因、溴氯海因等。泼洒消毒剂时,最好把养殖池进排水口关闭,防止药物过快流失。内服抗生素的种类,主要是恩诺沙星、氟苯尼考、硫酸新霉素等。内服药物的剂量一般以养殖鱼体的重量计,根据水温、摄食率,计算药物需求量。常规养殖鱼类内服药物的投喂疗程时间一般为7~10d,但对鲟鱼疗程相对要长一些,需要15~20d。内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,应注意经常调整药物种类,防止致病菌产生耐药性。
    4 寄生虫疾病
    4.1 小瓜虫病
    4.1.1 症状 鲟鱼全身布满白点,病鱼焦躁不安,取白点用显微镜观察,若可见虫体符合小瓜虫的基本形态结构,可确定为小瓜虫病。
    4.1.2 防治方法 用浓度为50~70×10-6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病鱼。
    4.2 车轮虫病
    4.2.1 症状 病鱼粘液较多,镜检鳃丝,在视野中若有大量的车轮虫寄生,可确定鲟鱼患有车轮虫病。
    4.2.1 防治方法 车轮虫病的治疗可外用硫酸铜、硫酸亚铁(5:2)合剂,溶度为0.7×10-6;也可外用杀虫剂,同时内服伊维菌素、阿维菌素等。车轮虫病对小规格鲟鱼苗种危害较大,在生产过程中需及早发现,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
    5 高温引起的出血病
    5.1 症状
    与淡水鱼常见的细菌性败血症相似,病鱼身体有出血点或红斑,肛门红肿突出。严重时用手轻压腹部,常有血脓水流出。多数病鱼鳍基充血。剖开鱼体,内脏器官有出血点,肠道局部或全部充血。
    5.2 防治方法
    因高温引起的出血病对鲟鱼的危害较大,死亡率较高。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和致病机理不明。该病主要发生在夏季7、8月份高温季节。当养殖用水供水量不足,养殖水温长期达到25℃以上,同时养殖水体水质恶化的情况下,极易发生该病。对该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是:要立即向养殖池加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,并同时减少人工饲料的投喂量;用二氧化氯消毒水体,并内服一些抗生素类药物,对该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;用一些微生态制剂净化养殖水体可降低该病的发生率。当水温降到20℃左右时,鲟鱼的死亡率可逐渐降低,并慢慢痊愈。在正常用地下水常年工厂化流水养殖鲟鱼条件下,养殖水温若一直保持在16~22℃,该病不会发生;同时,在春、秋、冬等季节天气气温不高时,该病也不会发生。

发布时间:2015-08-11 14:33  


鲁ICP备09018230号-1水产品质量安全举报电话0539-8308625
鲁ICP备09018230号-1